多位国内头部基金的投资人共聚一堂,探讨中国养老金投资的未来,他们分别为:兴证全球基金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总监、养老金管理部总监林国怀,中欧基金FOF策略组负责人桑磊,汇添富基金资产配置中心副总监徐博,富国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副总经理王登元,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副总监周夏风。
每经记者:李玉雯每经编辑:廖丹每经记者注意到,近期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下调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,例如,中银理财的“中银理财-稳富(季增益)007”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270%-400%(年化)调整至250%-380%(年化);
其余为由城商行、股份行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、外资银行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,破净产品数量分别为90只、38只、26只、4只和2只。在购买理财产品时,金融消费者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,了解各方的权利义务,审慎评估风险、确认并签署合同,树立理性投资、价值投资的观念。
去年以来,银保监会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,目前已有逾23万投资者累计认购养老理财产品超600亿元,总体开局良好,进展顺利。首发养老理财产品期限拟设计为5年以上,引导客户进行长期投资,鼓励投资者按照退休年龄选择产品持有期限。
理财产品不保本了,买些什么好呢?理财产品不保本了,买些什么好呢?这有两层含义,一是不保本了,打破刚兑,二是每天或者定期,可以在网上或者APP上看到理财产品的净值变化,知道涨了多少,或者跌了多少,和公募基金很像。
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表示,保本理财、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已实现清零,银行业保险业已基本完成“资管新规”过渡期整改任务。投资者的钱被拿去投资,1年期的实际收益率可能高达15%,多出来的9%就被资金管理人获得,并没有给投资者。
净值化时代消费者如何选择理财产品?目前该行有不同类型的产品,根据风险等级不同,分为R1-R5级,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购理财产品。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帅帅对央广网记者表示,保本型理财产品清理,符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、践行功能性监管的要求。
在政策不断完善的同时,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渐次成立和净值化理财产品大量发行,也为过渡期结束做好了准备。投资者可以从这些资料中了解到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流向,潜在的收益空间和风险,如何赎回产品取得收益等内容,以及最不利投资情形下的投资结果。
目前,不少风险等级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,底层资产安全系数相对较高,产品运作也比较稳健,适合谨慎型和稳健型投资者。还有“稳稳的幸福”除了银行理财产品,还有很多“品性相近”的好兄弟,能帮助投资者获得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那么最后再说一下老百姓今后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,首先我想说以后的理财产品中,但凡它给你标注出来的业绩比较基准,预期最高收益等等的,比如说45%5%等等的数据,这些不代表未来以后可能收益更高更赚了,那也可能收益更低了,甚至说出现亏损了,这也不是没有,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