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1-17 20:31:58 | 浏览:163
十四五(2021-2025)已经过去一半,马上跨入2023年,完成十四五规划还有三年时间。在未来三年,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,据称每年将有2000万60后和70后退休,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将超过30%,进入重度老龄化。
那么,写入十四五规划的还有五个大政策,事关所有退休人员。比如,个人养老金、延迟退休、上调养老金、养老院建设,等等。既然写入了十四五规划,一锤定音,那就必须完成。所以,未来三年,我们在社保和养老金方面,要迎来五大新变化,恭喜这5类人退休人员,喜迎各种福利。
第一个新变化:个人养老金横空出世!
11月4日,五部门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,标志着个人养老时代已经到来。目前,只是处于刚刚启动阶段,给予三大优惠政策,刺激大家购买。未来三年,个人养老金一定会普及的。对在职的和退休的群体都有好处,在职的人员购买个人养老金,将来可以分解基本养老金的压力,实际上也减轻了国家基本养老金库存的压力。
第二个新变化:延迟退休将落地实施。
今年2月底,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》,明确在十四五期间要稳妥实施“渐进式”延迟退休。很多人认为,当前形势严峻,就业压力大,能不能不搞延迟退休了。但是,按照中国的务实风格,2025年之前还是要实施的。那么,1965年至1975年出生的人将首当其冲,第一批坐上“早班车”,不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否五味杂陈。
第三个新变化: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。
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,我国已经在2022年10月实现了养老金全国统筹、跨省调剂。其实,从2021年开始就是在搞养老金全国统筹了。目前,把统筹层次提升到全国层面,强力推动跨省调剂,具有重大意义。
比如,东北三省目前是人口净流出的地区,养老金库存告急。实现跨省调剂之后,富的地区帮扶穷的地区,慢慢走向共同富裕。当然了,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并不意味着“搞大锅饭”,更不是“平均主义”,继续遵循着“多缴多得,长缴多得”的原则。
第四个新变化:企业退休人员继续上涨养老金
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已经达到1.3亿人,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主力军。这个群体最期盼的就是养老金能年年上涨,让小日子越来越红火。从2005年到2022年,养老金已经上涨了18年,根据目前的预测看,2023年将实现19年连涨。
但是,大家都知道,当前的国际形势研究,经济提振无力,就业压力巨大,养老金上涨的幅度已经持续几年下滑,预计2023年的涨幅将创出新低,预测在3.5%-4.5%之间。但是,总体看,在未来三年,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,养老金还是会持续上涨的。
第五个新变化: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提升。
我们心酸地看到,还有一个真正的弱势群体,那就是1.6亿人的农村老人和城市无业老人。以前,他们的养老是没有保障的,在国家的关心下在2014年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,由于成立时间晚,家底不殷实,所以,养老金水平比较低,目前全国平均水平只有190元。
大家都羡慕企业退休人员,为什么连续18年实现了上涨,从2021年的一千多元涨到了现在的三千元。1.6亿人呼吁,也给我们涨一点养老金吧!2022年7月,国家财政转移支付,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从93元提高到98元。提高了5元,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未来三年,城乡居民养老金预期将持续上涨,给广大农村老人带来福音。
PS:未来三年,在社保和养老金方面喜提这五大利好。几家欢喜几家愁。这五类人有福了。
第一类人:个人养老金的推出,对于高收入的群体太有利了。尤其是现在实行了三大优惠政策,有效帮助有钱人合理避税。但是,那些低收入的人,尤其是工资都达不到纳税标准的人,享受不到税收优惠,没有实际意义。
第二类人:延迟退休的实施,让那些公务、事业、央企、国企里的领导人员、机关部门人员欣喜若狂,他们的工作强度不大,当然愿意延迟退休、继续拿高薪了。但是,对于那些一线岗位的劳动人员,本来工资就低,身体吃不消了,他们不想延迟退休。
第三类人:养老金实现跨省调剂,对那些经济欠发达、年轻人口净流出的地区有利。如果养老金不实现全国统筹,这些地区估计都快发不出养老金了。所以,这些偏远地区、经济欠发达地区、传统国企聚集地区的退休老人有保障了,还是要感谢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帮扶的。
第四类人:全国基本养老金上涨,对那些低收入的企业退休人员是一个福音。毕竟他们的养老金太低了,有的人只有几百元,经过18年的上涨,目前也涨到了一两千元,勉强能维持生活了。但是,养老金的结构比较失衡,大多数都低于3000元,有些单位的退休人员高达万元以上。退休工人呼吁,能给低收入群体多涨一点,逐步缩小差距而不是扩大差距。
第五类人:城乡居民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,对那些农村老人是一个福音。你要知道在农村,大多数老人只有一两百元的养老金,说实在的还不够北上广饭店里一盘菜钱。他们呼吁能尽快涨到1000元左右,在农村就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了。所以,加快城乡居民养老金上涨,依然任重道远。
梦若神机(49万)粉丝:下午有望反转,持股不动凸教授归来(53.3万)粉丝:震荡回调不惧,坚定看涨来自股市的猩猩(54.9万)粉丝:权重股明显下跌,可能震仓洗盘股侠钟超(68.8万)粉丝:未收评稀豹(39万)粉丝:下午或收中阳线看反弹以上就是大V们的个人看法,可以说明大盘的高位线始终没有明显突破的进展,似乎还在进行震荡平稳走势,尽管金融券商或者新能源等相继几日的暴涨依然没有上升,主力资金可能在进行压制目的就是困惑散户,等散户们觉得无望大涨了再进行拉高。
大盘分析指数意外的连续走强,昨天领涨的创业板全天再涨17%,收盘成功突破30日线阻力。明天市场要震荡开始争夺3300这个压力位了,接下来就是看成交量以及券商能否继续发力。如果能突破的话,那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走出反弹行情,如果不行的话,估计就是回调了,不过也顶多是回踩后再反弹,最终的都是反弹,只是过程要曲折点罢了。
多位国内头部基金的投资人共聚一堂,探讨中国养老金投资的未来,他们分别为:兴证全球基金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总监、养老金管理部总监林国怀,中欧基金FOF策略组负责人桑磊,汇添富基金资产配置中心副总监徐博,富国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副总经理王登元,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副总监周夏风。
我说:你对基金还是了解太少了,你可能只会买股票型基金,所以经过今年上半年大跌以后现在亏损累累。03未来十年为啥一定要配置这些基金通过以上的分析,我们就可以看到,未来十年为啥一定要学会配置股权基金、对冲基金、CTA基金、量化基金、固收基金等。
证监会日前公布一批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提案答复,其中有答复表示“下一步将深入研究证券从业人员股票买卖有关规定”。证监会在答复中明确表示,新《证券法》在修订过程中,曾一度取消了禁止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的条款,但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和市场公平性,保障普通投资者合法权益,立法机关最终仍保留了相关条款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6月底,“固收”基金(按过去的计算方式,包括混合型一级债、混合型二级债、偏债混合型基金、可转债基金)的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,而在2019年底,这一数字还不足万亿。其中,偏债混合型基金、二级债基就是这类产品最常见的基金类型。
作为资深投资人,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表示,大变局下投资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是风控,而不是回报,投资人需要降低投资回报的预期,把目光聚焦至从0到1的颠覆性原创技术。在我看来,风险投资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不是一致的。
今天的理财科普就到此结束啦,下次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,记得关注和告诉桑尼哦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/ END /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您的专业财务策划顾问桑尼先生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,拥有基金、证券、保险从业资格。
去年以来,银保监会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,目前已有逾23万投资者累计认购养老理财产品超600亿元,总体开局良好,进展顺利。首发养老理财产品期限拟设计为5年以上,引导客户进行长期投资,鼓励投资者按照退休年龄选择产品持有期限。
想变富,转思路:普通人致富的5大“生财秘诀”,助你告别贫穷当下这个时代,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感受就是钱难赚、钱不够用、钱不经花。说白了,作为普通人,要想变富首先必须改变思路。第五条:结交富人要想成为有钱人,就得靠近他们,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搬到自己身上来。